网上有关“授课过程7个步骤”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授课过程7个步骤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优秀的授课流程的作用是:
1、提高授课效率和效果。
要知道,学习的本质是一系列条件反射的形成,条件反射的形成需要两个条件:关联信息和有效重复。
所谓的关联信息,通俗点讲其实就是知识网络。我们都知道孤立的讲授新知识效率是很低的,在学生已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延伸讲授新知识,学生的学习效率才较高。学生反馈的优秀教师“讲的透,听得明白”其实是指的优秀教师能够更好的抓住知识之间的联系。
有效重复,是指优秀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定期对教学重点内容进行复习。“赶进度”是新老师最常犯的错误。道理都懂,但是为什么很多老师还是做不到?因为没有把它们落实到自己的授课流程中。
2、提高教师续报率。
对于机构来说,这是比较隐性,但是更加重要的作用。影响续报的因子中,刨除教师水平,比较重要的还有两个:连续的课程体系的概念灌输和教师的个人魅力。
课程体系当然不只是学期末老师公布的寒暑期教学计划,教师的个人魅力也不仅仅是很多人理解的“不就是会讲个段子嘛”这么简单,这一切都应该在授课流程的设计中考虑到。
基于上述目的,我总结了青藤授课七环节和大家分享。应该说明的是,因为我的出身问题(6年高中数学,3年高中物理、生物,1年小学奥数授课经验),青藤授课七环节比较适用于理科教学,但对文科教学也有一定的借鉴之处。
说了半天刚进入正题。授课七环节是哪七环节呢?
授课七环节
知识回顾
任何一个初为人师的人,一定会对学生脑容量之小感到惊讶。此时他一定忘了当他学习这部分内容时的痛苦。所以,我的原则是,允许忘,但上节课最重要的三个知识点或题型一定不能忘,要反复的给学生进行强化。
在这部分,基本流程是:
1、带领学生回顾并大声读出上节课最重要的三个(四个都嫌多)知识点或题型总结,并抄写到黑板上。很多老师习惯每节课前洋洋洒洒把上节课的东西再写一遍,这样效率是比较低的,学生会抓不住重点。有些次要的知识,在讲授作业的时候进行回顾就可以了。
2、处理上节课的习题。处理习题最忌讲的半生不熟:感觉很简单,学生可能会,就不动笔泛泛讲讲思路过去了。这样的结果是不会的听不懂,会的浪费时间。
要果断,如果认为大部分学生都会,直接读答案跳过,并告诉大家“不会的下课单独问”;反之,认认真真按下文“典例分析”部分进行讲授。
3、在上节课作业中,我一般会设计三道上上节课的重点题型(已经做进青藤教材),在本节课再次通过讲述习题的方式带领学生进行复习。我给这种方式起了个名字叫链式作业,很有用,因为重要的话要说三遍。
体系说明
此部分主要说明本课内容在期末考试或高考中所占的地位、分数,以及本课对该内容的讲授程度如何,是否达到考试要求,以及下次强化学习时间。
体系说明的作用,一是在开始本节新课前让学生对本节课有较为明确的认识,提高重视程度(我经常在这儿吓唬人),二是告诉学生,我们有完整的课程体系,本节课只是其中一环,需完成全部学习才能达到应试要求。
这部分内容是老师经常遗忘的,往往到学期快结束才想起说两句,但是为时晚矣…为了杜绝这个问题,我们特意在教材每节最开始设定如下体系说明。
青藤教材每节体系说明图
在翻看其他机构的教材时,我也发现了类似的模块,如“爱学习”课件上来第二页便是“体系树”,告诉学生还有多远才能爬到树顶,对学生的求知欲刺激很强。
爱学习“分数乘法”体系树
课程引入
好的课程引入能够迅速聚焦刚上课学生的注意力,提升授课效率。但很多人对于课程引入的作用理解是很片面的,机械的认为课程引入就是通过比较有意思的事情把本节课的内容引出来。
其实,课程引入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即建立本节课与相关章节的联系,帮助学生定位本课内容在整个学科知识网络中的位置。
常见的课程引入的方式有:
串联之前章节的内容,通过之前章节的遗留未解问题引出本节解决方案;
通过一道题目的新解法,引出本节内容;
通过最近的新闻,或大家关注的焦点事件与本节内容的关系引出本节内容;
通过解释生活中常见而原理未知的现象与本节内容的关系引入本节内容。
我每次都是用航海的例子引入极坐标的概念(发廊小弟?)
知识框架
此部分是对本节课知识框架进行描述,是板书的主体部分,也是学生笔记的主体部分。知识框架的陈述,应该注意:
分层级,分条目对知识框架进行简述,并注意区分主副板书,提前在备课稿对板书进行设计。一般要求主板书从黑板左上角开始写,并且核心关键词整节课保留在黑板上,方便下课前进行课堂总结。
在每一项知识点的讲授上,我们应该针对三个方向进行设计:如何让学生记忆更快、更持久;如何通过该知识点引申复习其他相关知识点;如何从该知识点增强授课体验(趣味性,故事性)。应该说,不同的学科,上述三个设计方向偏重不同。
上图各个理科学科是我按照知识逻辑性和抽象程度逐渐减弱的顺序进行排序,很好理解。比如数学物理经常出现的问题是知识点都看得懂,但是题目就是做不出来;化学生物这种情况比较少,但会出现另外一个问题:好不容易学会点东西,但还是得不着分,因为题目一口气考了好多本节之外的内容(高考题中经常出现万恶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一个选项一章,真是让人痛不欲生)。
当题目对知识交叉掌握程度考核增强,教师进行知识框架陈述时,重心应在该知识点和其他相关知识点的延伸上。例如,高中生物教学中,讲到呼吸作用,必然要联系光合及细胞结构等一系列的内容公共讲述。
当题目对知识理解深度考核增强时,教师进行知识框架陈述时,重心应该在知识点细节的深挖,及反复用例证对知识点进行形象的对比描述上。
如高中数学教学中,讲到均值不等式,就很简单的一个公式,需要进行公式变形、公式应用条件、公式应用易错点等方面的铺垫。应该说这项工作是最值得打磨的,因为当知识较抽象时,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压力较大,且遗忘速度较快,如何能通过鲜活的例子帮助学生把抽象的知识和形象的记忆结合起来是非常有挑战的。经常出现的情况是,讲到一道题,所有人都想不起来曾经讲过,但当老师一说“大家忘了当时我讲的一个XX的例子了?”所有人恍然大悟。
上述没有讲到语文、英语、文综等文科内容。相对理科,文科内容一般知识深度不足,但可扩展性极强。如同一章数学内容,可以在不同时间节点给学生反复讲好多遍学生都不会烦,因为题目可以设计的越来越难,通过题目难度的进阶让学生产生收获。而文科很难做到。
很多文科老师,尤其是文综老师反映当内容讲过一遍以后,再讲第二遍学生一般会觉得很重复,虽然他们并没有完全掌握,所以,此时陈述知识框架应注意的问题是——如何把一个内容重复5遍还不让学生烦?此时我们的上述第三个方向,增强授课的趣味性和故事性就变得很重要了,通过不同的故事和情节内容载体让学生反复学习某一个知识内核而不烦。早期新东方的英语老师都是段子手,这是其文科教学特点决定的。
知识框架这个环节,应该说是最能凸显老师个人特色的环节。如果用一句话道出老师快速获得学生粉丝的秘诀,就是:理科老师靠绝招,文科老师靠情怀
讲课是指在教育领域中,通过口头、传授知识、技能、价值观等教学内容的一种教学活动。
一、讲课的要素
1、教学目标和内容:讲课的目标是明确教学内容和目的,确定重点和难点,以及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讲课的内容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需求,包括知识、技能、价值观等方面。
2、教学手段和学生参与:讲课中采用的教学手段应该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包括口头表述、肢体语言、多媒体辅助等。讲课中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通过提问、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
3、教学评价:讲课结束后,应该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二、讲课的分类
1、按照教学内容划分:可以分为知识类讲课、技能类讲课、价值观类讲课等。
2、按照教学形式划分:可以分为集体讲课、小组讲课、个别指导等。
3、按照教学手段划分:可以分为传统讲课、多媒体讲课、在线讲课等。
教育方式
一、在线教育
在线教育是一种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远程教育的方式,学生可以在线获取教学内容、进行互动交流、完成作业等。在线教育具有灵活性和便捷性,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
二、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一种将传统教学模式颠倒的教学方式,学生在课前通过自主学习获取知识点,课堂上通过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深入学习和交流。翻转课堂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促进知识的内化和深度学习。
三、微课
微课是一种以短小精悍的视频为主要载体的教学资源,通常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展开讲解,具有针对性强、重点突出的特点。微课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传播,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
关于“授课过程7个步骤”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飞柏]投稿,不代表超站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aczc88.com/tt/202501-3145.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超站号的签约作者“飞柏”!
希望本篇文章《授课过程7个步骤》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超站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授课过程7个步骤”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授课过程7个步骤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优秀的授课流程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