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中国各省的支柱产业分别是什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中国各省的支柱产业分别是什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珠江三角洲一块的省份以轻工业、服务业为主、农业。例如广东,支柱产业是制造业(轻工业,来料加工);
2、长江三角洲一块的省份以轻工业、进出口制造业、金融业为主。例如浙江,支柱产业是制造业(轻工业);
3、东北三省主要重工业、林业为主。例如吉林,支柱产业是汽车(工业制造)化工;
4、中南省份以运输业、轻工制造业为主。河南,支柱产业是农业(粮食主产区)轻工业(食品加工业);
5、西北以服务业、农林牧业为主。陕西,支柱产业是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
扩展资料
支柱产业的主要特点:
1、强调大规模产出。支柱产业着重强调产业的净产出占国民经济或地区经济的比重。
2、强调现在。现在比重大的产业就是支柱产业,即便其比重呈下降趋势,只要比重还较大,仍可称为支柱产业。
3、强调发展。支柱产业要求市场扩张能力强、需求弹性高,发展快于其他行业。要求生产率持续、迅速增长,生产成本不断下降。
4、强调扩大就业。
5、强调带动作用。支柱产业要求产业关联度高、长期预期效果好。
6、强调节约能源和资源。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支柱产业
新建工厂车间布局如何进行规划?
《中国制造2025》提出,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的基本原则,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中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中国制造2025主要内容:中国制造2025可以概括为“一二三四五五十”的总体结构:
“一”,就是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最终实现制造业强国的一个目标。
“二”,就是通过两化融合发展来实现这一目标。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用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深度融合来引领和带动整个制造业的发展,这也是我国制造业所要占据的一个制高点。
中国制造2025主要内容中国制造2025战略任务. jpg
“三”,就是要通过“三步走”的一个战略,大体上每一步用十年左右的时间来实现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目标。
“四” ,就是确定了四项原则。第一项原则是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第二项原则是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第三项原则是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第四项原则是自主发展和合作共赢。
“五五”,就是有两个“五”。第一就是有五条方针,即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和人才为本。还有一个“五”就是实行五大工程,包括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的工程、强化基础的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绿色制造工程和高端装备创新工程。
“十”,就是十大领域,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个重点领域。
中国制造2025战略任务: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统筹谋划,突出重点;必须凝聚全社会共识,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全面提高发展质量和核心竞争力。
1.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
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配置资源链,加强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提高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创新能力。
2.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3.强化工业基础能力
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等工业基础能力薄弱,是制约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和质量提升的症结所在。要坚持问题导向、产需结合、协同创新、重点突破的原则,着力破解制约重点产业发展的瓶颈。
4.加强质量品牌建设
提升质量控制技术,完善质量管理机制,夯实质量发展基础,优化质量发展环境,努力实现制造业质量大幅提升。鼓励企业追求卓越品质,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不断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和中国制造整体形象。
5.全面推行绿色制造
加大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的研发力度,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积极推行低碳化、循环化和集约化,提高制造业资源利用效率;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努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
6.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
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重点,引导社会各类资源集聚,推动优势和战略产业快速发展。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机械装备十大领域。
7.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
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逐步化解过剩产能,促进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制造业布局。
8.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
加快制造与服务的协同发展,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大力发展与制造业紧密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推动服务功能区和服务平台建设。
9.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
统筹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行更加积极的开放战略,将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结合,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提升国际合作的水平和层次,推动重点产业国际化布局,引导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
法律依据:
中共中央印发《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
第二条: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坚定维护宪法尊严和权威
建设法治中国,必须高度重视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作为首要任务,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体制机制,将宪法实施和监督提高到新水平。
工厂合理的布局规划,能大大减少运输距离和搬运次数,减少在制品数量;减少不必要动作和走动,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空间和设备的利用率;激活工厂内部物流,缩短生产实物流时间。
1、基础资料收集包括厂房面积信息和生产数据信息两部分。
厂房面积信息:
1) 在用厂房信息(尺寸面积、层高、柱子、出入口)
2)? 新厂房信息(尺寸面积、层高、柱子、出入口)
3)? 各楼层功能区面积需求(办公区、生产区、库房、厕所、通道等)
4) 机械设备/流水线/作业台等的尺寸及位置
5)? 原料、半成品、成品摆放位置及面积需求
6)? 人车物流通道及公共区域面积需求
生产数据信息:
1)? PQ分析:根据2/8原则对产品族统计确定分析对象
2)? 产品工艺分析:对主要产品进行工艺路线及通用性分析
3)? 产能分析:对主要产品测算CT、TT、LT进行产能分析,得出各类产品单机产能
4)? 确定设备需求的种类及数量
5)? 确定产线的数量与产能对比
6)? 工序人员设备配置
2、确定组织方式根据生产工艺、事业计划等确定布局方式。考虑要素:生产工艺、各工序间关系、人员设备配置、配料方式、人车物流动线、将来发展规划。
3、平面布置方案拟定在收集到所需的各类数据信息资料后,就开始关键的平面绘图布置。
4、方案评估与选定请公司中高层、车间班组共同参与评审新方案规划的合理性,讨论内容包括:各功能区域位置规划,机台布局位置及方式,主通道规划,功能区内部规划等。在经过多次的讨论与调整后,根据讨论结果调整方案并确定最终方案。
5、 搬迁实施计划任何项目的实施,都应该提前制定具体可操作的工作计划。在启动搬迁之前,新厂房的基础建设(地面、厂房各功能区改造、消防设施规划安装)、水、电、气管线架设安装、空调照明网络工程、通风排气管道系统、停车位等等,都事前与企业管理层及施工方进行多次的讨论并确定下来。然后再确定工厂设备、流水线、物料、半成品、成品、办公等的具体搬迁日期及先后顺序。
6、 实施规划方案根据布局方案规划,按实施计划指导责任人进行现场布局调整。真正到了落地实施阶段,仍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细节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全程跟进实施过程,到现场进行指导。每个车间、每个工序、每台设备的具体位置及方向都需要按规划布置严格执行。如果此时企业人员临时改变想法,私自改变了位置或方向,都有可能影响其它关联工序甚至全局。所以此阶段,顾问老师应在现场紧跟实施过程,确保按原计划执行。
7、 效果验证最后,从各功能区占用面积、流程环节点、过程存量、生产前置时间、单间产品运送距离、生产周期等方面进行现状与新方案对比;
以上如果能帮您解惑,请及时采纳!祝您生活工作愉快!
关于“中国各省的支柱产业分别是什么”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破晓帝皇]投稿,不代表超站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aczc88.com/sh/202502-5012.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超站号的签约作者“破晓帝皇”!
希望本篇文章《中国各省的支柱产业分别是什么》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超站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中国各省的支柱产业分别是什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中国各省的支柱产业分别是什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