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中医儿科知识点辅导:常见病症-感冒”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中医儿科知识点辅导:常见病症-感冒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概述
1.定义
感冒是由感受外邪而引起的肺系疾病,临床以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流涕、打喷嚏、咳嗽等为主要症状。
2. 范围
凡是感受外邪,轻浅,在表而无流行者,为普通感冒,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若病情较重,有流行趋势,称为“重伤风”、“时行感冒”,则属今之流行性感冒范畴。
3.发病情况
⑴ 发病季节: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冬春季节和气候变化时发病率最高,夏季暑气行令,感受暑邪也能发病。
⑵ 发病年龄: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年幼体弱的小儿容易罹患。
⑶ 发病特点:婴幼儿发病后,容易变化,常可出现夹惊、夹痰、夹滞等兼证。即患病后容易出现痰多、惊厥和积滞的证候。
病因病机
1. 病 因
小儿时期感冒发病率最高,与小儿生理特点有关。 小儿感冒的病因有二:
⑴ 内因:形体稚嫩,卫外功能薄弱。尤其是肺气不足的小儿机体抵抗能力低下,对四时气候的变化适应能力差,所以一旦寒温失调,则易为外邪所犯。
⑵ 外因:“风为百病之长”。故主要外因是风邪。可兼有其他病邪的特点。如兼寒、兼热、夹暑、夹湿等。
2. 病 机
⑴ 主要与肺脏关系最为密切。
⑵ 由于风邪致病常兼有寒邪、热邪、暑邪的不同,故出现的病理及临床表现也有区别。
⑶ 由于小儿的生理特点,患病后易出现夹痰、夹滞、夹惊等兼夹证。
诊 断
1. 以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喷嚏,咽痒,咽红为主要症状,多兼咳嗽。如有兼证,可伴呕吐,腹泻,腹胀,或高热惊厥,咳嗽,痰吼 。
2. 四时均有,多见于冬春,常因气候骤变,寒热失调而发病。
3. 全身症状较重,呈流行趋势者为流行性感冒。
4. 每月反复感冒2次以上者,多见于虚证感冒。
5. 外周血象: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加,单核细胞增加。
6. 对呼吸道分泌物作直接荧光抗体检查,可快速诊断。病毒分离阳性。
初级中药师知识点:脉象的构成要素
导语:在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的考试复习中,消渴的概念及源流、消渴与西医病名的关系等的相关内容你清楚了吗?以下是详细介绍。
第三十八单元 消渴
一、消渴的'概念及源流
1.消渴的概念
消渴是以多尿、多饮、多食、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
2.消渴的源流
消渴之名首见于《素问?奇病论》。
《证治准绳》对三消分类作了规范,?渴而多饮为上消,消谷善饥为中消,渴而便数有膏为下消?。
二、消渴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二:病因病机一、消渴的常见病因
禀赋不足、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
二、消渴的主要病机及转化
消渴的病位主要在肺、胃、肾,尤以肾为关键。
基本病机为阴津亏损,燥热偏胜,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
病理性质属本虚标实。
细目三:诊断消渴的诊断要点
1.口渴多饮、多食易饥、尿频量多、形体消瘦或尿有甜味等具有特征性的临床症状,是诊断消渴病的主要依据。
2.有的患者初起时?三多?症状不著,但若于中年之后发病,且嗜食膏粱厚味、醇酒炙煿,以及病久并发眩晕、肺痨、胸痹、心痛、中风、雀目、疮痈等病证者,应考虑消渴的可能性。
3.由于本病的发生与禀赋不足有较为密切的关系,故消渴病的家族史可供诊断参考。
细目四:辨证论治一、消渴的辨证要点
1.辨病位:以肺燥为主,多饮症状较突出者,称为上消;以胃热为主,多食症状较为突出者,称为中消;以肾虚为主,多尿症状较为突出者,称为下消。
2.辨标本:一般初病多以燥热为主,病程较长者则阴虚与燥热互见,日久则以阴虚为主。进而由于阴损及阳,导致阴阳俱虚之证。
二、消渴的治疗原则
本病的基本病机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故清热润燥、养阴生津为本病的治疗大法。
三、肺热津伤、胃热炽盛、气阴亏虚、肾阴亏虚、阴阳两虚证候及常见并发症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须牢记的架构图
(一)上消
肺热津伤证
主症: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
治法: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代表方:消渴方加减。
常用药:天花粉、葛根、麦冬、生地、藕汁、黄连、黄芩、知母。
(二)中消
1.胃热炽盛证
主症:多食易饥,口渴,尿多,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苔黄,脉滑实有力。
治法:清胃泻火,养阴增液。
代表方:玉女煎加减。
常用药:生石膏、知母、黄连、栀子、玄参、生地黄、麦冬、川牛膝。
2.气阴亏虚证
主症:口渴引饮,能食与便溏并见,或饮食减少,精神不振,四肢乏力,舌质淡,苔白而干,脉弱。
治法:益气健脾,生津止渴。
代表方:七味白术散加减。
常用药:黄芪、党参、白术、茯苓、淮山药、甘草、木香、藿香、葛根、天冬、麦冬。
(三)下消
1.肾阴亏虚证
主症: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或尿甜,腰膝酸软,乏力,头晕耳鸣,口干唇燥,皮肤干燥,瘙痒,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滋阴固肾。
代表方:六味地黄丸加减。
常用药:熟地黄、山萸肉、枸杞子、五味子、淮山药、茯苓、泽泻、丹皮。
2.阴阳两虚证
主症:小便频数,混浊如膏,甚至饮一溲一,面容憔悴,耳轮干枯,腰膝酸软,四肢欠温,畏寒肢冷,阳痿或月经不调,舌苔淡白而干,脉沉细无力。
治法:滋阴温阳,补肾固涩。
代表方:金匮肾气丸加减。
常用药:熟地黄、山萸肉、枸杞子、五味子、淮山药、茯苓、附子、肉桂。
(四)并发症的治疗
并发白内障、雀盲、耳聋,主要病机为肝肾精血不足,不能上承耳目所致,宜滋补肝肾,益精补血,可用杞菊地黄丸或明目地黄丸。并发疮毒痈疽者,治宜清热解毒,消散痈肿,用五味消毒饮。并发肺痨、水肿、中风者,则可参考有关章节辨证论治。
四、中消、下消证的主要治疗加减变化
中消胃热炽盛,大便秘结不行,可用增液承气汤润燥通腑,?增水行舟?,待大便通后,再转上方治疗。本证亦可选用白虎加人参汤。
100种常用、常见、常考中药的功效及适应病症!中医基础内容
导读作为中药师而言,其所具备的基本知识就是掌握脉象,号脉也可以说是我国中医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了,为了帮助初级中药师考生了解这部分知识点,更好的复习备考初级中药师考试,为大家搜集整理了初级中药师知识点:脉象的构成要素,具体如下:
(一)脉位:脉位是指脉动部位的浅深。当外邪侵入机体时,邪在肌表,脉较浮;外邪深入于里时,脉较沉;内伤杂病脉位多不浮。
(二)脉率:脉率是指脉搏频率的快慢。脉率的快慢与病性、情绪、运动、饮酒、睡眠等因素有关,发热脉数,阳虚脉迟,情绪激动、运动、饮酒可致脉率加快,睡眠则使脉率减慢。
(三)脉形:脉形是指脉动的轴向长短,径向的粗细等形态。脉形主要与血管的充盈度、脉搏搏动的幅度及紧张度等因素有关。
(四)脉势:脉势是指脉脉搏应指的强弱、流畅等趋势,与心脏收缩力和外周阻力有关,同时也与全身气血盛衰有关。
(五)脉律:脉律是指脉动周期间隔时间的规律性。在常见脉象中脉律不规则的脉有结、代、促、涩、散等。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给大家整理发送的关于“初级中药师知识点:脉象的构成要素”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总的来说未来医药行业发展趋势非常可观,所以建议有意向的考生,尽早学习报考,早日成为医药行业的一员,为祖国医药行业发光发热。
临床中药学、中成药学和方剂学是执业中药师里常考内容,同时也是各位中医医生在工作中会遇到的,以下100个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有凉血不留瘀,活血而不动血特性的是牡丹皮
2.安息香的功效是开窍辟秽,行气活血,止痛
3.当归的功效是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4.栀子金花丸主治肺胃火盛所致的口舌生疮、牙龈肿痛
5.黄氏响声丸功效疏风清热,利咽开音
6.柴胡的功效是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7.天花粉的功效是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
8.主治阴虚盗汗遗精,骨蒸潮热的是黄柏
9.治疗胃气之要药的是旋覆花
10.主治嗳气,呃逆,呕吐,喘息的是赭石
11.具有滋阴润肺,补脾益气作用的是黄精
12.知柏地黄丸的功效是滋阴降火
13.用于治疗肝胆湿热、脾肺郁结所致的黄疸的是茵陈五苓丸
14.玉屏风胶囊的功能是益气,固表,止汗
15.玉屏风胶囊的主治病证是表虚不固所致的自汗,症见自汗恶风,面色晄白,或体虚易感风邪者
16.正天丸主治颈椎病型头痛;肝阳上亢引起的偏头痛;紧张性头痛;经前头痛;神经性头痛
17.参苓白术颗粒的功能是补脾胃,益肺气
18.中成药桂枝茯苓丸中君药是桂枝
19.地骨皮配桑白皮用于肺热咳嗽
20.红花的功效是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21.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作用的是板蓝根颗粒
22.益心舒胶囊主治气阴两虚;冠心病心绞痛症见胸痛胸闷、心悸气短、脉结代;瘀血阻脉所致的心悸
23.金锁固精丸的功能为固肾涩精
24.艾叶的主治病证有虚寒性出血证,尤宜于崩漏;虚寒性腹痛;妇女带下及湿疹,疥癣
25.能透疹止痒,为解表散风通用药的是荆芥
26.大黄的主治病证有热毒疮肿、水火烫伤;血热吐衄便血;湿热黄疸;瘀血经闭
27.槟榔的主治病证有绦虫病;疟疾;虫积腹胀;水肿
28.郁金的主治病证有胸腹刺痛、症瘕痞块;热病神昏癫狂;血热吐衄出血;湿热黄疸
29.羚羊角入煎剂,成人内服一日用量是1~3g
30.补骨脂具有的功效是固精缩尿,温脾止泻,纳气平喘,补肾壮阳
31.济生肾气丸既能温肾化气,又可利水消肿
32.独活寄生合剂既能补益肝肾、祛风除湿,又能养血舒筋
33.清热散风、明目止痛,主治外感风热之暴发火眼的药是明目上清片
34.黄芩的主治病证是胎热胎动不安
35.某男,35岁,胸闷而痛,痛彻背部,气短喘促,舌苔白腻。证属痰浊阻闭胸阳之胸痹。治当通阳散结,行气导滞,宜选用薤白
36.某女,26岁,3月来情志不舒,胸胁、脘腹胀痛,嗳气食少,月经紊乱,痛经,证属肝郁气滞,治当疏肝理气,调经止痛,宜选用香附
37.仙鹤草除能收敛止血,解毒杀虫外,又能止痢、截疟、补虚
38.既破气行血,又消积止痛的药是莪术
39.竹茹除清热化痰外,又能除烦止呕,安胎
40.麦冬的功效是益胃生津,清心除烦
41.某女,31岁。眩晕1周,兼见吐衄咳嗽,痰多黄稠,咽膈不利,口渴心烦。证属肝火犯肺。宜用黛蛤散
42.某男,45岁。心胸烦热5天,兼见口舌生疮,小便短赤,咽喉肿痛,大便秘结。证属火热内盛。宜用导赤丸
43.清肺抑火丸的功能是清肺止咳,化痰通便
44.苏合香丸的主治是痰迷心窍之痰厥昏迷
45.补中益气丸的主治是中气下陷之泄泻脱肛
46.某女,6岁。因食积致病,症见咳嗽,夜间加重,喉间痰鸣,腹胀,口臭,证属饮食积滞,痰热蕴肺,治当清热肃肺,消积止咳。宜选用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
47.辛芩颗粒的功能是益气固表
48.知母配伍川贝母,既滋阴润肺,又能清热化痰
49.天花粉的功能是清热生津、清肺润燥
50……巴豆的功效是祛痰利咽,逐水退肿,泻下冷积
51.天麻的功效是息风止痉,祛风通络,平抑肝阳
52.九味羌活丸的功能是疏风解表,散寒除湿
53.平和不燥、兼利二便,又能退虚热、透表邪,为治痹症通用药的是秦艽
54.香加皮的功效是强筋骨、利水消肿
55.海螵蛸既治肺胃出血,又治胃痛吞酸
56.千金止带丸的功能是健脾补肾,调经止带
57.健脾消食丸的主治病证是脾胃气虚所致的疳证
58.既祛风解表,又胜湿止痛、解痉的药是防风
59.徐长卿的功能是祛风止痛,活血通络,止痒,解蛇毒
60.吴茱萸具有的功效是散寒止痛,燥湿止泻,疏肝下气
61.桔梗除能宣肺利咽外,又能祛痰排脓
62.赭石除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外,又能凉血止血
63.黄芪具有的功效是补气升阳,托毒生肌,利水消肿,益卫固表
64.桑菊感冒片既能疏风清热,又能宣肺止咳
65.既清热泻火解毒,又化瘀凉血止血的药是一清颗粒
66.某女,60岁。因外感风寒发病,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稀。宜选用小青龙胶囊
67.龟鹿二仙膏除温肾补精外,又能补气养血
68.既滋阴养血,又补心安神的药是天王补心丸
69.既能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又能固精止带的药是山药
70.既清热解毒,又通利关节的药是土茯苓
71.能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的药是乳香
72.百合的功效是养阴润肺,清心安神
73.某男,25岁,5天来泄泻腹痛,便黄而黏,肛门灼热。伴有发热恶风、头身痛,证属湿热蕴结兼外感风热,宜选用葛根芩连丸
74.某女,50岁,头痛眩晕1周,兼见目赤耳鸣牙痛、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大便燥结。证属热毒内盛,风火上攻,宜选用牛黄上清胶囊
75.既降气化痰,又温肾纳气的药是苏子降气丸
76.清开灵口服液的主治病证是外感风热时毒、火毒内盛所致高热不退
77.某女,36岁,1周来,因外感病邪犯少阳出现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食欲不振、心烦喜呕、口苦咽干。医师处以小柴胡颗粒,是因其能解表散热,疏肝和胃
78.冠心苏合滴丸的功能是理气,宽胸,止痛
79.某女,28岁,平素情志不畅,3月来胸胁胀满、经行量少、行经小腹胀痛、经前乳房胀痛。证属气滞血虚所致的痛经,治当舒肝理气,养血调经,宜选用七制香附丸
80.某男,8岁,1周来出现厌食、烦躁、恶心呕吐、口渴、胸腹胀满、大便干燥,证属食滞化热之积滞,治当消食化滞,泻火通便,宜选用小儿化食丸
81.某男,46岁,神疲乏力,心悸气短,口舌干燥,脉微自汗。医师开具处方药物组成为红参、麦冬、五味子的中成药。该中成药是生脉饮
82.生脉饮的功能是益气复脉,养阴生津
83.牡蛎的功效是平肝潜阳,镇惊安神,软坚散结,收敛固涩,制酸止痛
84.主治寒凝血瘀所致的月经后期、痛经、产后腹痛的药是少腹逐瘀丸
85.石斛夜光颗粒除清肝明目外,又能滋阴补肾
86.马齿苋的主治病证是热毒血痢、血淋
87.某女,50岁,头痛眩晕1周,兼见目赤耳鸣牙痛、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大便燥结。证属热毒内盛,风火上攻,宜选用牛黄上清胶囊
88.某女,4岁,半月来出现大便溏泄、饮食减少、腹胀、倦怠懒言。证属脾胃虚弱所致的泄泻,治当健脾益气,渗湿止泻,宜选用止泻灵颗粒
89.人参再造丸的功能是益气养血,祛风化痰,活血通络
90.舒筋活血片的注意事项是孕妇忌服;妇女月经期慎用;不可过量久服;禁与强心苷类西药同服
91.某男,52岁。由肝气郁结而致脘腹胁痛、热厥手足不温、泄痢下重。宜选用四逆散
92.人参的功效是大补元气,补脾益肺,安神益智,生津止渴
93.瓜蒂的功效是涌吐热痰、宿食,外用研末吹鼻,引去湿热
94.藜芦的功效是涌吐风痰,杀虫疗癣
95.黄连上清丸的功效是散风清热,泻火止痛
96.桂枝合剂适用于风寒感冒表虚证
97.血热便血宜用槐角丸
98.射干除能清热利咽外,又能祛痰
99.肉桂的功效是引火归原
100.具有清热除湿、益气化瘀功效的中成药是妇科千金片
关于“中医儿科知识点辅导:常见病症-感冒”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鲁珍珍]投稿,不代表超站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aczc88.com/zsbk/202502-3891.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超站号的签约作者“鲁珍珍”!
希望本篇文章《中医儿科知识点辅导:常见病症-感冒》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超站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中医儿科知识点辅导:常见病症-感冒”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中医儿科知识点辅导:常见病症-感冒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