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互联网医疗商业模式介绍”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互联网医疗商业模式介绍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在线医疗
在线医疗能颠覆传统医疗的运营模式,提高患者就诊便捷度和效率,在刚兴起不久,便受到以BAT为首,众多资本的追捧。在政府积极推动“互联网+”浪潮的情况下,在线医疗作为“互联网+医疗”的产物,也获得了较多优惠政策,政策环境良好。
近两年政府出台了较多相关政策,为在线医疗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指导。当前在线医疗行业PC端覆盖范围更广,但是移动APP的用户粘性更高,挂号问诊类APP呈现“一超多强”格局。从整个就医流程来看,用户增值收入主要来自在线问诊和院外康复来个环节,且收费服务均为“一对一的医生咨询服务”。
2、医药电商
中国医药电商当前仍处于成长期,随着政府对于处方药销售监管政策的松动,医药电商有望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000亿元,在广阔市场前景及政策放宽的刺激下,大量资本涌入医药电商领域,投资热度逐渐升温。
医药需求量大、网售处方药政策放宽、资本投资热情高、互联网技术发展是驱动医药电商行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动力,传统医药流通链痛点多决定了医药电商未来发展潜力。B2B、B2C是当前主流的商业模式,医药O2O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所以对于实力较强的企业而言,可以通过全渠道经营提升市场竞争力。
3、基因测序
基因测序下游应用市场广泛,潜在市场空间巨大,作为一个典型的技术密集型行业,基因测序的行业平均盈利水平较高,核心技术掌握在产业链上游企业手中,因而在整个产业中占据主要优势。国内基因测序起步较晚,随着精准医疗概念的兴起,基因测序作为其入口深受投资者青睐,近年来发展提速,但目前仍处在发展初期阶段,商业模式比较单一。
在众多利好因素的共同驱动下,我国基因测序产业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作为全球最大的人口国,基因测序在中国的发展具有巨大想象空间,无创产前检测发展前景最受瞩目。但整个行业的技术壁垒较高,国内企业由于缺乏核心技术,上游设备及耗材市场基本上被国外巨头垄断,国内企业在上游寻求发展的难度比较大,数据分析是目前行业发展的瓶颈环节,也是未来国内企业抢夺主动权的主要突破口。
4、养老产业
根据全国老龄办数据,2020年全国60岁老年人口将达2.48亿,老龄化水平为17%。从2015年到2020年间,随着经济发展、国人养老观念的改变,老年人消费水平也将有所提高,以GDP增速作为老年人均年消费金额增长率计算,假设未来五年GDP复合增长率为6.5%,那么到2020年,则每位老人每年消费金额约为1.37万元,养老产业市场规模达3.4万亿元。
民间资本进入养老事业可以在方式上有所创新,一些有条件的生产保健品的药厂可以延伸其产业链,投资建设养老机构,推广其保健产品的销售,实现“双赢”;另外一些工作量不饱和的民营医院也可以合理利用闲置资源为养老事业服务。而且,民营养老机构实行产业化以后,可以在不同城市连锁经营,一方面能够迎合了消费者追求新鲜感的 旅游 式休闲养老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填补了国办养老机构在这方面的空白。
5、 健康 管理
食物安全、慢病高发、空气污染等各种要素而引发的忧虑,以及富裕人群对 健康 生活需求的提高,给 健康 管理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我国 健康 管理市场潜在规划大约600亿元,而现阶段仅完成了30亿左右,超过500万市场空缺有待填补, 健康 管理产业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健康 管理正处于市场培育阶段,市场认知度低,一些 健康 管理理念还不能被公众普遍接受,行业总体来说盈利水平较低,但 健康 体检等细分领域盈利状况较佳。随着人们对 健康 管理认识的不断深入,将翘起一块巨大的市场。
6、商业医保
商业医保是朝阳产业,医疗信息化水平提高,市场规模达到千亿级别,预计未来十年有望达1.8万亿元。商业医保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证监会大力倡导商业 健康 保险的发展,未来大病医疗保险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未来,中国医保可能从全民基本医保走向“基本医疗保险为主,商业医保为辅”的模式,商业 健康 险将迎来爆发性增长。由于大病保险被政府定性为保本微利,未来 健康 保险公司介入的动力在于借庞大的客户资源和政府支持二次开发“ 健康 管理产业链”,从 健康 管理的大蛋糕分利。保险公司对医保体系的参与程度将越来越高。
7、医疗美容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对美容日益重视,近年医疗美容呈现快速发展趋势,基本保持15%以上的增速,市场前景良好,在大 健康 行业中十分凸显。
当前医疗美容机构的市场集中度尚不高,鲜有品牌影响力较大的机构出现,投资者可以发力品牌连锁发展,率先在市场中打响品牌名气,进行专业化发展,例如韩国医疗美容行业分工明确,医生只精研自己最擅长的某个项目,所以显得实力更强,投资者可以借鉴韩国医疗美容的分工模式,引入先进设备,提高医疗技术,吸引高端医疗美容人才,打造以 健康 为目标的医疗美容集合体,成为顾客的终生美丽管家。
8、 养生 旅游
中国已步入老龄化 社会 ,中国现有老龄人口已超过2亿,且每年以近800万的速度增加,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而老龄人口更倾向于 养生 旅游 。此外当前国家鼓励 旅游 多元化发展,而 养生 旅游 是 旅游 的一个重要细分行业。
投资者应注意 养生 旅游 不同于一般 旅游 ,必须进行 养生 活动与 养生 项目的共同开发,而且是以生态为手段的 养生 开发,如在观光游乐中开展 养生 活动、项目等。 养生 旅游 需要因地制宜创新发展模式,加强 旅游 区域合作,实施 养生 旅游 集群化发展,推进区域 旅游 整体优化。此外,在 养生 项目中结合 旅游 区的 养生 文化脉络和民俗特色能提高品味和档次,从而有利于推出有鲜明主题、合理配置的项目,形成质量较高的文化观赏产品、自然观景产品等。
内容源自“ 解码大 健康 产业 ”
—— 遵道 循法 行术 ——
千亿数字化医疗时代崛起:商业模式面临突破,中外合作探索成趋势
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市场前瞻与商业模式创新分析报告》
第1章:互联网对中国医疗行业的重构与推动
1.1 互联网+医疗主要解决的五大问题
1.1.1 改变健康管理方式
1.1.2 重构就医方式
1.1.3 重构医患生态
(1)从院方角度
(2)从患者角度
(3)互联网的介入让医患关系重新得到改善
1.1.4 改善就医体验
(1)预约挂号环节
(2)缴费环节
1.1.5 重构购药方式
1.2 互联网+医疗市场的四大驱动力
1.2.1 国家政策利好
(1)公立医院改革步伐加快
(2)医生多点执业简化注册审批程序
(3)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将出台
(4)促进互联网医疗发展的意见正式出台
1.2.2 相关技术推动
(1)传感器技术日臻成熟
(2)无线技术日益成熟
(3)互联网普及率上升
(4)机器深度学习技术发展
(5)大数据和云技术迅速发展
1.2.3 发展环境变化
(1)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
(2)慢性病人群进一步增加
(3)人们健康管理意识增强
(4)环境恶化致就医需求增大
1.2.4 市场资本推动
(1)PE/VC融资
(2)互联网巨头
第2章: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商业模式创新
2.1 中国互联网+医疗商业模式切入点及创新
2.1.1 从患者角度切入
(1)健康管理环节上
(2)自诊和自我用药环节上
(3)在院内导诊、候诊和诊断环节上
(4)医院外康复环节上
2.1.2 从医生角度切入
(1)帮助其连接更多患者
(2)帮助其提高行医水平
2.1.3 从医院角度切入
(1)建设医院信息系统
(2)打造网上医院
(3)辅助营销
(4)提高服务患者的水平
2.2 中外互联网+医疗盈利模式及收费方向探索
2.2.1 向药企收费的盈利模式
(1)向药企收费的盈利模式概况
(2)国外案例分析借鉴:Epocrates基于软件的双向服务
2.2.2 向险企收费的盈利模式
(1)向险企收费的盈利模式概况
(2)国外案例分析借鉴:WellDoc:向保险公司与企业雇主收费
2.2.3 向患者收费的可行方式
(1)向患者收费的可行方式分析
(2)国外案例分析借鉴:Zeo
2.2.4 向医生收费的可行性分析
(1)向医生收费的可行性概述
(2)国外案例分析借鉴:Zocdoc医患对接平台
1)公司简介
2)提供的主要服务
3)盈利模式
4)经验总结
2.2.5 向医院收费的盈利模式
(1)向医院收费的盈利模式概述
(2)国外案例分析借鉴:Vocera医院移动通讯,向医院收费
1)主要产品功能
2)Vocera的盈利模式
3)经验和教训总结
2.3 中国互联网+医疗模式最具潜力的四大方向
2.3.1 在线问诊
2.3.2 医药电商
2.3.3 预约挂号
2.3.4 智能设备
第3章:互联网+医疗行业投资并购分析
3.1 美国互联网+医疗领域投资并购分析
3.1.1 投资情况
(1)投资概况
(2)细分领域
(3)重点案例
3.1.2 并购情况
3.1.3 IPO情况
3.2 中国互联网+医疗领域投资分析
3.2.1 投资概况
3.2.2 融资阶段
3.2.3 细分领域
3.2.4 地域分布
3.3 中国互联网+医疗企业IPO分析
3.3.1 企业数量
3.3.2 募资金额
3.3.3 重点案例
3.4 中国互联网+医疗领域并购分析
3.4.1 数量金额
3.4.2 重点案例
第4章:重点企业互联网+医疗业务布局
4.1 国际科技巨头的互联网+医疗布局
4.1.1 IBM互联网医疗布局总览
4.1.2 苹果互联网医疗布局总览
4.1.3 微软互联网医疗布局总览
(1)NExT计划:医疗创新领导者
(2)微软在医疗领域投资情况
(3)微软整个互联网医疗布局
4.2 国内互联网巨头的互联网+医疗布局
4.2.1 百度
(1)互联网+医疗布局优势
(2)互联网+医疗布局举措
(3)互联网+医疗布局特点
4.2.2 阿里巴巴
(1)互联网+医疗布局优势
(2)互联网+医疗布局举措
(3)互联网+医疗布局特点
4.2.3 腾讯
(1)互联网+医疗布局优势
(2)互联网+医疗布局举措
(3)互联网+医疗布局特点
4.2.4 京东
(1)互联网+医疗布局优势
(2)互联网+医疗布局举措
(3)互联网+医疗布局特点
4.2.5 小米
(1)互联网+医疗布局优势
(2)互联网+医疗布局举措
(3)互联网+医疗布局特点
4.3 其它上市公司互联网+医疗布局
4.3.1 卫宁健康
(1)互联网+医疗布局优势
(2)互联网+医疗布局举措
(3)互联网+医疗发展规划
4.3.2 万达信息
(1)互联网+医疗布局优势
(2)互联网+医疗布局举措
(3)互联网+医疗发展规划
4.3.3 运盛医疗
(1)互联网+医疗布局优势
(2)互联网+医疗布局举措
(3)互联网+医疗发展规划
第5章:中国互联网+医疗发展前景与潜在趋势
5.1 中国互联网+医疗面临的三大机遇
5.1.1 需求激增与有限供给创造行业发展大机遇
(1)让更多患者获得医疗
(2)让患者获得合适的医疗
(3)极致化患者体验
5.1.2 资本回归互联网医疗行业创造良好机遇
5.1.3 中外环境差异创造绝佳创新机遇
(1)政策差异
(2)医院差异
(3)医生差异
5.2 中国互联网+医疗面临的三大挑战
5.2.1 配套政策
5.2.2 标准缺失
5.2.3 信息孤岛现象
5.3 中国互联网+医疗最值得关注的四个潜在趋势
5.3.1 行业潜在趋势——从纷杂到整合,行业集中度迅速提升
5.3.2 商业模式潜在趋势——从独立环节到重度服务闭环
(1)从患者角度看
(2)从医疗平台角度看
5.3.3 资本介入趋势——早期投资热度下降,中后期更易受到青睐,产业资本活跃
5.3.4 政策发展趋势——开放仍是主旋律
(1)在多点执业方面
(2)在处方药方面
(3)在民营医院方面
(4)在商业保险方面
图表目录
图表1:2011-2018年中国网民规模及互联网普及率情况(单位:亿人,%)
图表2:204-2017年中国医疗大数据应用市场规模统计(单位:亿元)
图表3:2011-2017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及占总人口比重情况(单位:亿人,%)
图表4:2011-2018年中国医疗健康行业VC/PE融资情况(单位:亿美元,起)
图表5:2018年Q2国内医疗健康行业VC/PE融资重点案例(单位:亿美元)
图表6:BAT巨头互联网医疗布局分析
图表7:大姨吗盈利模式分析
图表8:咕咚运动网上商城
图表9:好大夫在线发展历程
图表10:好大夫患者端为患者提供便利的就诊前服务
图表11:春雨医生商业模式
图表12:支付宝未来医院移动就医平台
图表13:中卫莱康商业模式解构
图表14:丁香园商业模式解构
图表15:杏树林商业模式解构
图表16:互联网+医疗模式最具潜力的四大方向
图表17:2011-2017年美国数字医疗领域融资情况(单位:亿美元,笔)
图表18:2017年美国数字医疗细分领域融资情况(单位:亿美元,笔)
图表19:2017年美国数字医疗领域投融资交易重点案例(单位:亿美元)
图表20:2014-2017年美国数字医疗领域并购情况(单位:笔)
图表21:2012-2017年中国互联网医疗领域投资情况(单位:起)
图表22:2017年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融资阶段结构(单位:起,%)
图表23:2017年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融资细分领域(单位:起)
图表24:2017年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融资地域分布(单位:起)
图表25:2011-2018年中国医疗健康企业IPO数量(单位:家)
图表26:2011-2018年中国医疗健康产业IPO募资金额(单位:亿美元)
图表27:2017年中国医疗健康产业IPO募资金额(单位:亿美元)
图表28:2011-2017年中国医疗健康行业并购情况(单位:百万美元,起)
图表29:2017年中国医疗健康行业重点并购案例(单位:百万美元,%)
图表30:2018年上半年中国医疗健康行业重点并购案例(单位:百万美元,%)
图表31:IBM20世纪的重要医疗举措
图表32:IBM近年医疗健康产业布局情况
图表33:苹果公司互联网医疗产业布局情况
图表34:微软中国创业孵化园入选的医疗类企业
图表35:微软近年来医疗行业投资情况(单位:美元)
图表36:微软互联网医疗行业布局情况
图表37:百度互联网医疗布局情况
图表38:阿里“自有”医疗布局
图表39:阿里“投资”医疗布局
图表40:腾讯“自有”医疗布局
图表41:腾讯“投资”医疗布局
图表42:京东互联网医疗布局情况
图表43:京东互联网医疗投资布局
图表44:小米互联网医疗布局情况
图表45:卫宁健康创新“4+1”战略
图表46:卫宁健康生态与“4+1”布局
图表47:万达信息互联网医疗布局情况
图表48:运盛医疗互联网医疗布局情况
图表49:互联网医疗的创新机遇
图表50:中国互联网+医疗面临的挑战
“现在基于大数据、知识图谱、人工智能技术,数字疗法可以做到对患者进行一个聚类分成,或者是个体化的画像分析,然后再去建立个体化的标准路径,也是在此基础上,最后必须将数字疗法落实到严格的循证医学中,证明它有效,而这也是数字疗法的出路。”杨刚认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数字疗法要走向这个方向,还需要走很久。
尽管目前行业标准路径还在 探索 中,但丝毫不影响这个行业迎来高速发展期。
中国医疗大 健康 市场规模大,增速快,增量空间广阔,正处于向世界级医疗高地看齐的过程中。得益于医疗消费需求的释放、政策对医疗体系的引导,中国医疗大 健康 市场规模已达到13万亿,且在过去8年中高速发展,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3%,目前已经跃居为全球第二大市场。而据沙利文咨询的一份报告显示,去年中国医疗电子商务的总市场规模为1870亿元人民币,预计将于2025年超过5580亿元。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医疗和商业模式都将面临一次新的跳跃,中国市场正值数字医疗新纪元到来的前夜。
也是看重了这一市场的前景,国内外众多企业纷纷涉猎其中,围绕后疫情时代数字医疗前沿领域的三大主题进行战略布局,一是数字疗法。就认知行为疗法和软件赋能方式等高效创新的数字化治疗手段;二是疾病早筛及预防。通过大数据技术和线上患者教育,在疾病临床症状出现前进行有效早筛和防治、提高患者治愈率和 健康 水平;三是互联生态下的用户体验。跨国巨头与本土合作,实现在互联网时代将用户体验纳入其数字化生态,从而实现服务升级。
目前,国内包括商汤 科技 、尚医信息(术康App)、好睡眠365、微脉、柯基、萤火虫等在内的初创公司和企业,都在聚焦数字疗法的探讨,这也使得在一个医疗创新价值链上接力互补的生态圈正在形成。
商汤 科技 AI药物研究总监张捷认为,中国数字医疗市场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商汤智慧医疗坚信,借助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数字创新将深刻影响药物研究、以及医生和患者做出综合 健康 决策的各个环节。
“中国将会成为世界上首个可以在医疗方面实现O2O线上线下整体融合给患者提供很好的疾病旅程的国家,这种线上线下的合作,提供服务的模式,在很多快消品领域,消费者已经非常熟悉了,比如说在化妆品领域,但是在医疗行业却不尽然。特别是随着老龄化的深入,更多医疗需求的产生,以及人们需要更好地预防疾病,治未病意识的提升,光靠实体的资源是不够,需要建立更好的生态系统。”贺恩霆博士说。
普华永道《2021年中期中国医疗 健康 服务行业并购活动回顾及展望》报告显示,2013年至2021年上半年,中国医疗 健康 服务并购投资总额累计超2800亿元。其中2016年和2019年至今呈现行业并购投资高峰。2021年上半年,并购交易主要由财务投资人贡献,交易金额占总交易金额的72%,财务投资人交易集中在数字医疗领域,包括AI辅助诊疗、医疗信息化、在线诊疗与 健康 管理等。
另据MarketsandMarkets预计,全球数字疗法市场规模从2021年34亿美元5年后增长到131亿美元,持续保持20%以上增速。不过,当前在中国,由于受各种因素制约,数字疗法商业落地还处于早期市场培育阶段。
实际上,以患者为中心的 健康 生态系统正在世界各地涌现,以应对日益严峻的挑战。麦肯锡《亚洲医疗保健的未来:数字医疗生态系统》的报告认为,亚洲正在为数字 健康 生态系统铺平道路,潜在的生态系统有关方可以通过采取大胆的战略行动来创造价值。此类生态系统旨在通过整合三个关键“组件”,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环境中无缝地提供正确的护理:一是跨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提供商网络,二是利用行为、 社会 和 健康 等相关数据分析患者需求,并选择合适的 健康 服务提供者的智能系统;三是使数据、见解能够在 健康 服务提供者之间流动的技术主干。
对此,赛诺菲中国商业化负责人马静表示,从一个技术变成一个产品,面临很大的挑战,其中之一就是监管的挑战。在全球这一视野下,对数字化疗法如何进行监管成为一大挑战,特别是以软件为基础的一个产品,面对互联网企业软件的不断的迭代,而所有的迭代都要经过缜密的验证,甚至要再确认再注册对企业造成的影响。这也要求监管部门思考如何界定数字化疗法的产品。
“如果将数字疗法作为医疗器械来看待,这是一个中低风险还是高风险的领域也成为诸多业内人士在争论的话题。毕竟,要想将医疗器械产品化和商品化,就要考虑到它的法规路径,需要提供相关临床验证数据,证明其安全有效性,最终才能拿到注册证,这些都是很多数字化疗法的企业或初创企业需要考虑的事。”马静说道。
“所以,从公司层面来看,我们要区别对待。就是基于这么多的不一样因素,要求我们在本土战略推动的过程中要有不同的数字化策略,考虑如何利用好中国数字化平台。”谢磊说。
眼看着从事数字疗法的企业层出不穷,其中也不乏一些企业奉行的是快速上市,快速迭代的模式,对于临床数据和临床使用反馈有很大的需求,因此,长期以来都是通过免费赠送系统的方式进入医院,以求获得院内数据训练及临床医生反馈。
这也导致许多企业布局者由于系统不好卖,同质化竞争严重,最后还是回到了信息化公司那一套比拼谁的商务关系更硬,而不是系统性能的状态。在同质化的竞争模式下,数字疗法行业整体处于“试用”的状态,因此,企业如何打通商业化模式,实现落地运营也成为一大关键。
如此也使得,在中国自主创新药的新生命周期下,如何通过资本、创新与研发、临床等产业链要素的融合和链接,赋能中国数字医疗产业发展,推动数字医疗完成落地也成为一大关键。特别是对于医疗医药大 健康 行业而言,相比其他行业,此类行业门槛比较高,资本链比较长,要想在三五年内实现创新具有一定难度。
在 社会 环境、政策及资本不断发展助力的情况下,通过跨国药企的创新孵化可以进一步促进生物 科技 企业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聚合,打通 科技 和经济融合中的堵点,把 科技 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持续推进 科技 创新成果的转化加速落地。
与赛诺菲不同,作为光学和光电领域的领先者,蔡司在积极拓展跨界合作的同时,也将目光放在了全新的数字化技术赋能创新,致力于打造以用户为中心、数据互联的解决方案和综合生态圈,并以创新的光学技术助力 健康 医疗领域的发展。
谢磊称,目前,蔡司有建中国数字解决方案中心,针对中国一些很特殊的来建自己的数字产品和解决方案。“例如,在眼 健康 这块,我们有本土化,包括与阿里的合作,对于青少年眼 健康 的小程序,让他们能够更好的了解怎样保护自己的眼睛,也可以更好的线上线下和医院做联合,能帮助他们改善眼 健康 。”谢磊说。
在推动商业化方面,跨国企业有着较为健全的体系,也是在此阶段,中国医药行业正在推进“全面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在此阶段,跨国企业在华打造创新中心,将目光瞄准中国最具价值的前沿 科技 ,以期实现双赢的目标。而从目前的发展路径来看,人才、资金、基础研究是自主创新的三大重要因素,与跨国企业展开多方合作、共通共享也将成为中国企业未来主流趋势。
更多内容请下载21 财经 APP
关于“互联网医疗商业模式介绍”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一只山寒呀]投稿,不代表超站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aczc88.com/zsbk/202502-3377.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超站号的签约作者“一只山寒呀”!
希望本篇文章《互联网医疗商业模式介绍》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超站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互联网医疗商业模式介绍”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互联网医疗商业模式介绍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