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湖北大学体育学院的学院概况”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湖北大学体育学院的学院概况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学院承担全校万余名学生和成教生的体育课教学任务,以及学校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竞赛组织和全校群众性体育活动。
体育学科于1988年开始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现有体育教育训练学、运动人体科学、课程与教学论(体育)3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体育硕士、教育硕士(体育)2个专业学位硕士学位授权点,近5年本学科授予硕士学位138人,有在读研究生95名,与上海体育学院联合培养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博士研究生(已经招收两届博士生)。2003年,体育人文社会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被列为省级硕士学位点建设项目。本学科还支撑了体育教育、运动人体科学、社会体育等3个本科专业,在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学科现有湖北省运动人体科学实验示范中心和体育文化、动作控制与发展、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等四个教学科研中心,省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优质课程2门。
1992年被原国家教委授予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评估优秀学校,1995年被原湖北省教委评为湖北省普通高校先进单位。1996年被评为湖北省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先进学校,1997年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近5年主持2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9)、1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2008)、13项省部级以上项目、有重要应用价值的横向课题13项,参加教育部2个体育本科专业指导性规范的研究项目、1项科技部青少年健康体质综合评价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项目。本学科共获得科研经费196.57万元,其中纵向经费63.2万元,横向经费133.37万元。在体育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65篇。2009年获得省政府教学成果奖1项。
学术交流
体育学院重视国内外的学术交流,近年来先后有几十人次出访了美国、英国、韩国、台湾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学术交流;聘请国际运动生物力学学会主席、香港中文大学洪友廉教授为体育学院(学科)客座教授;近五年,先后邀请了18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院进行学术讲座;龙狮队于2009年访问了美国多个城市;5人制室内足球队五次蝉联全国大学生比赛总冠军并代表国家多次参加国际比赛。 湖北省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
湖北省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成立于1989年,是研究中小学体育卫生的全省性群 众学术团体,受中国教育学会体育研究会和湖北省教育学会的双重领导、并为其团体会员。该会宗旨是:团结全省广大从事体育研究的专家、学者和教育、体育、卫生工作者,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三个面向”,坚持“双百方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研讨中小学体育理论和实际问题,推动学校体育改革,提高学校体育的学术水平、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作出贡献。该学会秘书处设在体育学院。 学院资料室藏书9880册。拥有人体解剖学、运动生理生化、体育保健康复、运动生物力学4个实验室。教学科研仪器130多台(套),价值约50余万元。
场馆设施
三座综合体育馆、两个标准田径场、四个网球场,另外还有田径馆、体操房、乒乓球馆、健美健身房、室外篮、排球场等场所,场地面积7.7万余平方米。学校配备有较齐全的训练、比赛设备与器材,先后承办过第六届全国城市运动会柔道比赛、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艺术体操比赛、全国五人制大学生足球决赛、第九届全运会排球比赛湖北赛区比赛、湖北省第四届大学生田径运动会、湖北省高校捐资助学募捐晚会、湖北省大学生卡拉OK比赛、“武汉晚报杯”足球赛等全国、省市大型活动。
1号体育馆:位于校园的东南角,南临1号体育场,建成于1958年,建筑面积1440㎡,比赛面积1244㎡。馆内比赛场地尺寸按有关标准为28.8×43.2,净空14m,是一座比赛兼教学训练的多功能场馆,主要由比赛馆、练习馆和其他用房组成,功能齐全,举行手球、篮球、羽毛球、排球、乒乓球、体操、举重、武术等多种比赛。2号体育馆:位于校园东北角,与学生三食堂为邻,建成于1992年;是一个可用于体育教学、训练、比赛、演出、集会和学生课余文体活动等多动能的活动场所。该馆总投资500万元,建筑面积3997.88㎡,场地面积5646㎡,比赛面积1244㎡,固定座位1700多个。馆内比赛场地尺寸按有关标准为28.8×43.2,净空14m,是一座教学训练兼比赛的多功能场馆,主要由比赛馆、练习馆和其他用房组成,功能齐全,有较先进的声光控制与电子记分系统,第四届全国大运会艺术体操比赛等大中型活动就在这里举行。
3号体育馆:位于校园东北角,与网球场为邻,于2004年10月落成,总用地面积6329㎡;总建筑面积13850㎡,建筑高度22.35m,建筑总层数2层;一层设有乒乓球馆、体操馆、武术馆、举重馆、壁球馆、攀岩馆及保龄球馆;夹层设有舞蹈馆、形体房;二层设有200m跑道及篮球场、排球场等,这座现代化的体育馆,为湖北大学大学师生员工高质量健身服务增添了新的优良场所。
1号体育场:位于校园的东南角,南临第七栋学生宿舍,是该校学生群体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该运动场占地面积为14000.72㎡,由400米的环形跑道和一个足球场组成。2001年8、9月,学校投资近350万元,对其进行了改造。改造后,已经可进行长、短跑,随意跑,标枪,铁饼,跳远,铅球等各项运动比赛和高考体育水平测试。
2号体育场:位于校园的东北角,是该校学生群体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该运动场占地面积为15002.72㎡,由400米的环形跑道和一个足球场、2片篮球场、1片排球场组成。可进行长、短跑,随意跑,标枪,铁饼,跳远,铅球等各项运动比赛。1990年建成后,该校春、秋季田径运动会都在此举行。足球场为标准的比赛场地,该校“园丁杯”足球赛以及各种校内、外比赛都在此举行。
篮球场:分布于校内教学、生活区(分为七块),占地面积(含正在规划建设部分)为13691.58㎡,现有(六片)7140㎡,基本上是标准的篮球运动场地。篮球场由水泥铺面,共有篮球架46个。标准篮球比赛场地11个,可同时进行11场比赛,该校每年一度的校篮球赛都在此举行。该场是该校师生员工体育活动的主要场地,可经常看到师生员工们生龙活虎的矫健身影。篮球场还可以进行排球比赛,两侧还有单、双杠、爬竿及运动前辅助设施。
排球场:共6片,占地面积为972㎡,为水泥铺面。其中南区的四周有防球飞出的铁网,可同时进行三场排球比赛。该校每年一度的排球赛主要在此举行,每当比赛时场外都挤满观众,呐喊声、叫好声雷动,场面甚是壮观。
网球场:位于3号体育馆与游泳馆之间,有四片场地(塑胶、土场各两片),占地面积为1056㎡,可用于体育教学,也能够为广大师生员工提供锻炼、休闲。
游泳馆:室外游泳池面积429㎡,设12个游泳道;室内游泳馆建筑面积为3238㎡,有6个游泳道,可供各种训练和比赛;还配有相关用房及设施。游泳馆的建成,为该校体育专业的游泳教学与训练、及校内与社区的广大游泳爱好者提供了理想的运动场地,推动了该校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 2004年4月,2003——04年度“李宁杯”首届中国大学生五人制足球联赛南区冠军,全国第四名;
2004年11月,2004年室内五人制足球中国足球协会杯比赛第六名;
2005年5月,2004——05年度“李宁杯”中国大学生五人制足球联赛全国总决赛第五名;
2006年 2005——06年度“李宁杯”中国大学生五人制足球联赛全国总冠军;
2006年 2006年室内五人制足球中国足球协会杯比赛总决赛冠军;
2007年 2006——07年度“李宁杯”中国大学生五人制足球联赛全国总冠军;
2007 年 2007年室内五人制足球中国足球协会杯比赛总决赛冠军;
2007年 2007年中国足协室内五人制足球甲级联赛冠军;
2008年 2007——2008年度中国大学生五人制足球联赛全国总决赛冠军
2008 年 2008年室内五人制足球中国足球协会杯比赛总决赛冠军;
2009年 2008——09年度中国大学生五人制足球联赛全国总冠军;
2008年8月底,受教育部大学生体育协会选派,湖北大学五人制足球队代表中国大学生,出征在斯诺文尼亚举行的世界大学生五人制足球锦标赛,并取得了第七名的历史最好成绩。而在今年5月,来自湖北大学的李欣、张习、梁爽、胡杰、王玮、吴卓希6名队员入选中国国家队参加五人制足球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并首次闯进世界杯决赛,他们也成为中国第一批大学生国脚。
2011年,成立中国首只室内五人制足球女队。
山东青干部管理学院的位置
一、课程设置
1..对学员开设竞技套路、器械、散打、跆拳道、武德修养等课程。
2.凡属在校学生的,可以保留原所在学校学籍,以插班形式进入南京体育学院附属中小学或其他附近学校就读。在专修班期间,每天早上早训,上午文化课,下午专项训练,寒暑假训练,遇节假日和双休日放假。
3.学生培养和就业方向:运动成绩优异者可推荐到生专业队和大学特招。也可参加全国普通高考和提前单招,或者进入继续教育学院进修。就业方向:大中专院校及中小学体育老师。也可到大型体育场馆、健身中心、商场、物业公司、安保经理、武术类学校教练、影视基地、私人保镖等。
二、师资力量
依托南京体育学院强大的师资力量,由学院知名教练、体育教师、退役运动员及部分优秀大学生执教。此外,邀请奥运冠军作为嘉宾,为孩子们讲述成长故事和拼搏历程。
三、学制设置
学制
招生对象
收费标准
备注
A、小学部
限男生
12000元
住宿制
B、初中部
限男生
12000元
住宿制
C、高中部
限男生
12000元
住宿制
D、专业训练班
限男生
12000元
住宿制
E、走调班
限住南京市区
7500元
住宿制
F、高考冲刺班
高二、高三在校学生(体育、武术类)专业通过95%以上
全年12000
半年7500
住宿制
G、周末班学员
限住南京市区
20次1000元(2小时训练)
20次2000元(全天训练)
一年有效
这是一家最专业的文武学校,永超文武学校坐落于南京体育学院内,依托南京体育学院强大的师资力量,由学院知名教练、体育教师、退役运动员及部分优秀大学生执教。地处十朝都会,沐依扬子紫金,坐落于南京东郊中山陵旅游风景区内的民国中央体育场旧址,承继了中国近代体育的文脉。校园绿树掩映,建筑错落有致,优美的自然景观与厚重的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环境优雅,底蕴丰厚。为国家和江苏省培养了大批体育专业人才,在训在学的运动员中涌现出一批为国家赢得崇高荣誉的竞技体育民族精英,毕业生的足迹遍布全省体育系统、高校、中学、医疗机构、健身企业和新闻单位,许多人成为社会中坚、走上领导岗位或取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先后与日本、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俄罗斯、德国和香港、台湾等1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大学和体育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协作关系。近年来,学院出访和海外来访的人数与批次逐年上升,足迹遍及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学院多次受江苏省委、省政府记功表彰,被授予“江苏省先进集体”光荣称号,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2008年北京奥运会突出贡献集体”称号,并连续多次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和“文明学校”,院党委多次被评为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教学、训练和科研“三位一体”的办学模式和“学训研相结合促进协调发展,育人才夺金牌彰显综合效益”的办学特色。当前,学院正以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人才强校”、“人才强体”战略,不断提升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力争把学院早日建成省内领先、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应用型体育院校。
进入21世纪以来,学院大力推进本科教学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建成江苏省重点学科2个(体育人文社会学和运动人体科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体育教育专业和运动训练专业)、江苏省高校特色专业2个(运动训练和运动人体科学)、江苏省高校品牌专业建设点和江苏省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各1个(体育教育和民族传统体育);获国家级工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1个、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5项、省高校精品(优秀)课程7门、省高校精品教材和立项精品教材8项、教育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3项、省高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1个、省重点建设实验室1个;不断完善应用型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开展院校合作、院与医疗机构合作,以及院与国家队的合作,建成院外实习基地58个,签订校企合作协议10余项;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培训,建成 “江苏省高技能人才培训示范基地”、“国家青少年健美操培训中心”和“体育行业特有职业国家级培训试点单位”。
半个世纪以来,学院为国家和江苏省培养了大批体育专业人才,在训在学的运动员中涌现出一批为国家赢得崇高荣誉的竞技体育民族精英,如:国家体育总局原局长、曾执教中国女排夺得“三连冠”的功勋教练袁伟民,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原国家乒乓球队总教练、乒乓球世界冠军蔡振华,国家网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中国女子排球队原队长、女子排球世界冠军孙晋芳,以及栾菊杰、林莉、葛菲、顾俊、张军、黄旭、李菊、阎森、陈玘、陆春龙、陈若琳、仲满等12位奥运会冠军,孙志安等78位世界冠军。本科毕业生的足迹遍布全省体育系统、高校、中学、医疗机构、健身企业和新闻单位,许多人成为社会中坚、走上领导岗位或取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如江苏省体育局原党组书记、局长孔庆鹏等,一批业绩突出的毕业生荣获省劳动模范、省“新长征突击手”和省“三八红旗手”等称号。
学院充分发挥教师、教练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围绕本科教学和运动训练,整合科研力量,联合科技攻关,取得了丰硕成果。近年来,学院获得各级各类课题立项300多项,其中国家和地方重点立项课题120多项;获各级各类科研成果奖项400多项;发表论文18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300多篇(SCI论文2篇)。学院出版《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月刊)被列入全国体育类核心期刊,《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季刊)被列入江苏省一级期刊,并被国内外十多家重要检索机构列为期刊源。
学院先后与日本、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俄罗斯、德国和香港、台湾等1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大学和体育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协作关系。近年来,学院出访和海外来访的人数与批次逐年上升,足迹遍及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学院多次受江苏省委、省政府记功表彰,被授予“江苏省先进集体”光荣称号,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2008年北京奥运会突出贡献集体”称号,并连续多次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和“文明学校”,院党委多次被评为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
学院教学、训练和科研“三位一体”的办学模式和“学训研相结合促进协调发展,育人才夺金牌彰显综合效益”的办学特色,得到了中央领导、国家体育总局领导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2000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来院视察,肯定了学院的办学模式,认为学院的办学经验对促进我国竞技体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人才和金牌的双丰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当前,学院正以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人才强校”、“人才强体”战略,不断提升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力争把学院早日建成省内领先、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应用型体育院校。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基本概况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是1987年经原国家教委、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一所正厅级建制的全日制成人高等学校。其办学基础是创建于1949年的山东省团校。目前,学院、团校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同时承担着普通专科教育、成人本、专科教育和全省团干部培训等教育教学任务。
学院分东、西两个校区,占地总面积1041亩,校舍建筑面积27.5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4.3万平方米。学院资产总值3.7亿元。建有各种实验、实训室64个,教学用计算机1451台,教练汽车131辆,语音室736座,多媒体教室4318座,仪器设备总值4084万元。图书馆藏纸质图书85.1万册,电子图书30万册;纸质中外文期刊1400余种,另有电子期刊3600余种,电子阅览室300台座;建有现代化校园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
学院现设政法系、管理系、经济系、国际贸易系、文化传播系、外语系、舞蹈系、工艺美术系、旅游系、信息工程系和体育部、培训部等12个教学系、部,普通专科和成人本、专科教育设24个专业,涉及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管理学和工学4个学科门类。
现有教职工693人,专任教师450人,兼任教师132人(含外籍教师12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38人、副教授111人;博士9人、硕士189人;有全国优秀教师2人,省部级优秀教师10人,“山东省优秀青年知识分子”3人,7人担任国际和国家级学术团体理事以上学术职务,27人在省级学会中担任理事以上学术职务。另有研究员、副研究员等其它高级专业技术人员41人。
多年来,学院充分发挥青年院校的政治优势,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实施以创办名专业、培养名教师为主要内容的“双名工程”,学科和专业建设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绩。在专业设置上,以地方经济行政管理和第三产业为主要服务领域,以管理类专业为重点,以原有文学类专业为基础,面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职业岗位群设置和调整专业结构,积极发展交叉学科和应用性新兴学科,各专业体现出较好的市场前景。注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出台了师资队伍建设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专任教师队伍的结构得到了明显的优化,已经取得或正在攻读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约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4%,近年来先后有11位教师到国外进修。不断加大教学管理力度,制定和完善了各种教学文件和管理规章制度,逐步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注重加强课程建设,目前学院有7门课程被评为省部级精品课程。加强教学研究,推进教学改革,强化特色专业建设。目前有国家级教改试点专业1个、省级教改试点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根据在校生主体由成人转变为高职生的实际情况和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在全院各专业推行了“专业+外语+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学生政治素质、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的培养。加强校企合作,建立了近40个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和实训基地。通过顶岗实训等多种形式强化实践性教学。积极推动“双证书”教育,在部分专业试行了订单式教育。一批专业在改革的实践中崭露头角、逐步形成特色。如舞蹈专业以编、演、教、评、组“五项全能”的培养为目标,通过改革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充分的艺术实践、有效的考核方式和严格的教学管理,大幅度地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该专业学生多次参加由中宣部、文化部、教育部、团中央、中央电视台等组织的大型文艺演出活动,并多次受到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在参加省内外各类舞蹈专业比赛中多次获奖,取得了“全国首届大学生舞蹈比赛”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荣获全国舞蹈专业比赛“荷花奖”和“桃李杯”奖,实现了我省舞蹈界在两个奖项上零的突破,2001年被教育部确定为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05年被省教育厅评为山东省高职教育示范专业,同年被省文化厅确定为首批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学科。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则提出了“打造准企业文化,锻造学生职业灵魂”的人才培养工作方案,其教学模式得到了旅游行业和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学生在校企合作教育中得到了锻炼。该专业学生连续三年受中共中央办公厅北戴河接待处的邀请安排为中央领导同志服务,表现出了良好的政治素质和专业素养,多次受到中央首长和中央办公厅领导的表扬。该专业2001年被确定为省级专业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05年被评为高职教育示范专业。物业管理、文秘与办公自动化、计算机应用、会计电算化等专业也都进行了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模式改革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自从全省实行普通高职毕业生专升本考试以来,我院连续多年大幅度超过全省的平均录取率。在全省组织的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中都取得了优良成绩。近三年普通高职毕业生各专业7月份初次就业率均超过86%,年底各专业平均就业率超过95.6%。舞蹈、旅游服务与酒店管理、物业管理等一批专业的就业率达到百分之百。连续三年毕业生跟踪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满意率均保持在较高水平。在2004年底省人事厅、教育厅组织的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中,学院被评为优秀单位。
培养青年干部是省委赋予学校的职能。截止到2007年底,已举办各类团干部培训班274期,培训学员近4万人次。受团中央的委托,面向国际青年的培训项目正在启动运作中。
多年来,学院大力加强科研工作,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十五”期间,本院教师共承担和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37项。累计出版著作、教材125部,发表学术论文1045篇,其中在国际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发表的131篇,被SCI、EI、ISTP引用和被人大资料复印中心、新华文摘等二次文献期刊收录、转载的论文46篇。先后有41项科研成果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山东省科技进步奖等省级以上奖励,67项成果获得省级学会奖励,有3人次在国际专业比赛中获奖。学院附设山东省青少年研究所,内设高等教育研究所、现代管理研究所、舞蹈研究所、应用社会科学研究所等4个校级研究机构。山东省写作学会、山东省青少年研究学会、山东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3个省级学会的秘书处均设在本院。
学院办有两份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1年被筛选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连续三次被评为“山东省优秀社科期刊”,2002年被评为第二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2002年9月被评为第三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2005年被评为“全国社科学报青年类优秀期刊”,2007年被评为“全国地方高校十佳学报”。《青少年研究》杂志连续两次被评为山东省优秀级期刊,2005年被评为“全国社科学报青年类重点期刊”。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常年聘请10名以上的外国专家驻校任教。先后与英国朴茨茅斯大学、法国巴黎第十一大学、韩国南首尔大学等11个国家的40多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互派教师和留学生,进行图书资料交流,开展合作研究等。建立了山东青年出国留学咨询服务中心,向国外派送留学生。先后成功地举办了东北亚电子商务国际学术研讨会、中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讨会等国际学术会议,促进了国际学术交流和相关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学院是我省首批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和英语四、六级考试考点,是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批准的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站,是共青团中央命名的“全国团干部教育培训基地”,设有山东省青年干部培训中心、山东省高层次经济管理人才培训中心、山东省青少年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山东省省直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设有经省劳动厅批准的劳动职业技能鉴定所,面向学生和社会各界积极开展工商管理、汽车驾驶、微机、外语、普通话等各种职业技能培训,同时承担着20多个工种高中级职业技能资格考试和鉴定工作。近10年来已为社会培训了3万多名合格的职业技术人才。
学校注意发挥干部院校的政治优势和青年院校的办学特色,不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营造全方位的德育环境,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日常管理,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锻炼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近年来,在教育部、团中央、省委高校工委、团省委、教育厅、文化厅等组织的各种活动中多次受到奖励。党建、纪检、工会、团委、学生管理、保卫、后勤等方面的工作先后多次获得上级颁发的荣誉称号。全国成人高等教育评估和全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的结论显示,本院学生的整体素质优良,全校学生的精神面貌较好。
长期以来,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各级领导、社会各界的关怀和支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兆国同志、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陈至立同志
、教育部长周济同志、原团中央第一书记周强同志、山东省省长姜大明同志、副省长王军民同志、省教育厅厅长齐涛同志等各级领导先后到学校视察鼓励。学院的社会声誉也在逐步提高。由于学院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成绩比较突出,在1997年全国成人高等教育评估、2004年山东省高职院校与成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等历次综合评估中均被评为优秀等级,先后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成人高等教育评估优秀学校”、“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并获得“山东省教育条件装备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教育外事先进单位”“山东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和“山东省成人教育先进单位”等称号。
行政接待 7000 7313
文秘宣传 7567 7077
6567(西校区)
机要档案科 7466 7100
6466(西校区)
车辆管理科 7443 7091
网络通讯管理 7078 7398
6398(西校区)
文 印 室 7470
收 发 室 7468(东校区)
6468(西校区)
印务中心 7093
印务中心印刷厂 7092
西校管理办公室 6472 6313
校史办公室 6397
组织部
人事处 组织部 7479(东校区)
6552(西校区)
人事处 7479(东校区)
6479(西校区)
老干部科 7479(东校区)
6591 6553
纪 委
工 会 纪 委 7476
工 会 6526
教务处 综 合 科 7521
设 备 科 7157 7405 7151
业余教育部 7343
学 籍 科 7510
教 务 科 7513(东校区)
6343(西校区)
师 资 科 7513
教 材 科 7160
教 材 库 7153
电 教 科 7156
资 料 室 7150
劳动课办公室 7148
招 生
办公室 办 公 室 6318 6317 6335
82968807
培训部
青少所 办 公 室 6259
编 辑 部 6442
培训公寓 6574 6575
总务处
综 合 科 7281(东校区)
6207(西校区)
房产管理科 7207
维修电话 7210 7201
物业管理科 7191
中房物业 7226(教学区)
7117(宿舍区)
海利达物业 7194
物资管理科 7292
物品发放处 7217
生活服务中心 7197
质检部 7198
财务部 7434
南食堂一楼 7195
南食堂二楼 7381
北食堂一楼 7220
北食堂二楼 7221
超 市 7227
西校餐厅 6381
热力中心 7208
供水站 7216
开水站 7211
供热站 7440 6475
换热站 7206
中水站 7213
浴 室 7192
维修站 7475
西 校 6475
电力中心 东校 中心配电室 7431
二级配电室 7219
图书馆配电室 7215
西校 配电室 6431
医疗服务中心 7356
门 诊 7199
治疗室 7120
夜间值班室 7120
西校医务室 6356
财务处 综 合 科 7212
资产管理科 7306
会计核算科 7290 7295
基建财务 7202
西校财务 6503
(学生收费) 7376
基 建
办公室 施 工 科 7256 7565
计划材料科 7563
基建仓库 7253
部 门 科 室 姓 名 办公电话
保卫处 治安科 7118
消防科 7464
户政科 7128
西校区
安全管理科 6464
门 卫 6430(西校区)
7123(东校区)
图书馆门卫 7127
图书馆监控 7125
体育看台门卫 7113
校园110
报警电话 6110(西校区)
7110(东校区)
学生处 学生管理科 7265
教育活动科 7427
就业指导中心 7266
勤工助学中心 7261
心理咨询室 7286 7287
学生公寓管理 7267
一号公寓 7270
二号公寓 7279
三号公寓 7277
四号公寓 7263 7262
五号公寓 7209 7117
六号公寓 7274 7275
团 委 办 公 室 7349
院学生会
办公室
7173
大学生
活动中心 7176
会议室 7175
科研处 项目管理科 7298
成果管理科 7301
学报编辑部 6462
图书馆 办公室 7300 7496
图书采编部 7496
图书编目室 7299
期刊阅览部 7304
流通部 7303
第一借阅室 7474
第二借阅室 7308
第三借阅室 7491
期刊报纸
阅览室
7322
工具特藏
阅览室 7307
电子阅览室 7296 7297
技术咨询室 7305
周转书库 7294
政法系 办 公 室 7406
团 总 支 7402
管 理
科学系 办 公 室 7338
团 总 支 7335
教学秘书办 7334
会 议 室 7332
经济系 办 公 室 7311
团 总 支 7312
会 议 室 7317
国 际
贸易系 办 公 室 7425
团 总 支 7323
会 议 室 7326
文 化
传播系 办 公 室 7345
演 播 室 7350
团 总 支 7538
外语系 办 公 室 7373
团 总 支 7375
教学秘书办 7380
舞蹈系 办 公 室 7478
辅导员办公室 7368
教学秘书办 7367
工 艺
美术系 办 公 室 7357 7225
教学秘书办 7178
团 总 支 7359
旅游系 办 公 室 7249
团 总 支 7391
信 息
工程系 办 公 室 7331
团 总 支 7382
辅导员办公室 7383
体育部 办 公 室 7417
外事办
国际交
流中心 办 公 室 6210 6555
留学中心 6686
签 证 部 6507
咨 询 部
移 民 部 6198 6188
6138 6998
教学管理 6536
创建本科办公室 7159
处长值班室 7288
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 6281
关于“湖北大学体育学院的学院概况”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醉蕊]投稿,不代表超站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aczc88.com/tt/202502-4066.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超站号的签约作者“醉蕊”!
希望本篇文章《湖北大学体育学院的学院概况》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超站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湖北大学体育学院的学院概况”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湖北大学体育学院的学院概况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